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 英文名称:BEIJING MUNICIPAL INSTITUTE OF LABOUR PROTECTION
  • 展位编号:W3J09
  •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路55号
  • 传   真:86-010-63522307
  • 联系电话:86-010-63521933
  • 电子邮箱:zhangbin815@hotmail.com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京劳保所”)成立于1956年,为市属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是我国第一家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从事安全、环境与职业卫生领域研究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拥有安全科学与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并设有博士后工作分站。

  北京劳保所现有职工300余人,其中博士34人、硕士101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及以上研究人员51人,1人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2人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北京劳保所坚持以“公益科技服务社会”为方向,以“增强创新能力,服务首都建设”为宗旨,不断提高科研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共取得科研成果600多项,获得国家、省(市)、部级科技成果和科技进步奖200多项,为国家制定了100余项有关劳保、环保及安全生产方面的标准。在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城市公共安全三个重点领域建立了6个省部级专业技术研究机构和检测中心,为基础性、应用性、前瞻性的研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劳保所充分发挥首都区域创新体系中的科技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2008年奥运期间,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科技奥运专项”—化学品相关紧急事故处理及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研究和北京市重点科技计划大型场馆人员疏散仿真模拟和应急预案、城市地铁安全及其计算机仿真模拟研究等多项攻关科研项目,部分项目成果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示范效果。

  近五年,北京劳保所重点突破,先后在人群风险预测预警、基于动态数据的安全生产形势统计分析、职业危害检测与防治关键技术、地铁隔振、轨道安全健康监测、城市区域安全风险评估等重要专业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在原有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危险化学品应急技术中心、北京人居室内环境监测中心、安全环境职业卫生评价中心、北京市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中心基础上,本着科技创新、产业化、技术服务发展的新需要,紧紧抓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大力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先后申报并获批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城市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源控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职业安全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环境噪声与振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业卫生实验室在全国率先通过了美国工业卫生协会认证,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北京劳保所坚持科研与产业发展并重,不断促进完善科研成果转移和转化。经过多年努力,北京劳保所结合中关村“1+6”鼓励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系列先行先试改革政策,通过科技成果入股和引入外部投资的方式,先后成立了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及北京图声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国内地铁隔振、噪声地图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取得了丰硕成果。

  发展需要开放,北京劳保所注重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搭建交流平台。目前已与德国、英国、美国、瑞士、法国、加拿大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院所、大学、企业开展了长期合作和技术交流。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国际环境噪声管理技术发展研讨会,德中合作“安全中国”培训,大陆与台湾地区职业健康风险控制技术管理经验交流会等大型国际会议及培训。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北京劳保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市科研院指示要求,按照“十二五”发展规划,以“需求引导、合作创新、抢占先机、做大产业”为指导思想,围绕科研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为政府及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三个重点任务,在巩固现有科研领域领先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研究方向,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大产业规模,力争在“十二五”末期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局面,以优秀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和首都的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成为首都乃至全国公益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